記者最近來到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鐵路街道了解基層社區落實“八項規定”的情況,在此街道任職的史家斌對記者說,“八項規定”給基層帶來了新風,基層公務人員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凝聚力大為增強。
1989年出生的史家斌于2010年畢業于內蒙古工業大學電子商務專業,畢業后當年8月份即來到通遼市鐵路街道社區擔任社區主任助理,主要負責網站建設、數據庫維護等工作。
“‘八項規定’出臺后,基層社區的窗口單位服務更規范了。工作人員的精神面貌也變得大不一樣。”史家斌告訴記者,“八項規定”實施后,各種會議減少了,而且會議沒有了橫幅、鮮花,工作餐也變成了簡單的自助,一切以節儉為準則,以為民、高效為準則,基層在作風上有了很大轉變。
“這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公務員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群眾服務,要享受,就不要當公務員。”史家斌說。
出生于1992年的張璇,2013年大學畢業后來到通遼市開魯縣開魯鎮紀檢室工作。
張璇向記者介紹,自己在基層的工作內容十分瑣碎,每天主要工作是處理一些文件,跑跑腿,給來辦事的群眾提供咨詢服務。
“那時‘八項規定’已實施將近一年,之前聽說過基層公務人員日常工作非常繁瑣、枯燥和忙碌,來了之后發現確實如此。”張璇說,“可盡管如此,同事們的工作熱情卻都很高,這讓我有了種歸屬感,也不覺得累。”
她說,每天都有許多群眾來辦事,有的老鄉不識字,來了后就挨個敲門,詢問應該去哪個科室,她或她的同事都很熱情耐心地為群眾解答問題,有時候群眾辦完了事還會回來找她們表示感謝。
記者來到鐵路街道社區,注意到服務大廳貼著一張流程圖,詳細介紹各項事宜的辦理流程,工作分工井然有序。記者了解到,在這里以辦理低保、戶口和社會福利事宜的群眾居多,有些不識字的群眾詢問在場的公務人員,均得到滿意答復。
“基層工作很平淡。”史家斌說,“但‘八項規定’給基層帶來了新風,使得在這里工作的每一個人,無論是什么崗位,都有了規范自己的決心和動力,凝聚力大為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