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杭州首批任滿2個聘期的大學生村官將面臨流動。該市提早謀劃,在暢通5條出路的同時,特別注重根據村官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拓寬他們留村任職的渠道。
杭州市委組織部在先期調研中發現,留村任職是村官歡迎、基層滿意、組織認可的一條多贏流動途徑。而浙江省規定,任滿2個聘期,未進入村“兩委”班子的大學生村官,原則上不再續聘。為此,杭州市積極支持和推薦業績突出、群眾滿意的大學生村官參與村里的換屆選舉,幫他們邁過留村任職的“政策門檻”,讓想留的能留。目前杭州市在崗的2083名大學生村官中,進入村“兩委”的有798名,擔任村“兩委”正職的有67名。在即將開始的村級組織換屆中,杭州市還將采取專職專選、組織提名候選人、設置班子年齡結構等方式,助推大學生村官進入村“兩委”班子。
對進入村“兩委”班子的大學生村官,杭州市委組織部將實行跟蹤培養,讓留村任職者感到有“奔頭”,愿意留下來。組織部門通過積分制考核、憑實績選苗子等實招,把優秀大學生村官列入鄉鎮和區級后備干部隊伍,作為換屆選舉的重點選拔對象。與此同時,在村任滿1屆以上、現任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大學生村官,被納入全市“年輕干部梯隊成長工程”,和其他領域的優秀年輕人享受同樣的發展機會。目前,杭州有13名大學生村官被列入區、縣(市)管后備干部,101名大學生村官被列入鄉鎮管后備干部,17名大學生村官通過公開選拔進入鄉鎮領導班子,3人進入區、縣(市)團委、婦聯領導班子。
對那些任滿2個聘期、未能進入村“兩委”班子、不符合續聘條件的大學生村官,杭州市委組織部同樣“不拋棄不放棄”。他們創造性地采取村聘村用的方式,推動這些村官與所在村簽訂聘用合同,繼續留村工作。這些村聘人員不再納入大學生村官管理,其薪酬待遇由區縣(市)、鄉鎮和村三級保障。各級組織、人社部門也根據他們的特長,為其開辟新的流動通道,比如轉聘為社區工作者,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進入基層社會組織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