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大學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能流動、有奔頭”,湖北省隨縣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政策規定,結合本地特色,不斷創新大學生“村官”培養方式,著力構建規范性、長期性、針對性的梯次培育模式。
在大學生“村官“報到上崗后,該縣采取“三幫一”的辦法,“結對子”幫助“村官“熟悉情況,指導工作,促其成長?!叭龓鸵弧奔匆幻l鎮黨委班子成員、一名包村行政干部、一名村(居委會)黨組織書記結對大學生“村官”,分別每季度、每月、每周與大學生“村官”開展一次談心交流活動,了解大學生“村官”的工作動態,傳授做好農村工作、當好基層干部的實踐經驗,幫助大學生“村官”縮短成長周期,盡快適應基層工作。
隨縣縣委組織部為了加深大學生“村官”的工作,自辦了《隨縣大學生村官報》,由“村官”輪流主編,設置時政要聞、工作研究、經驗交流、任職動態、先進事跡等內容,基本上每月一期,贈予大學生“村官”閱讀,并送縣四大家領導和相關部門以及鄉鎮主職領導干部,宣傳大學生“村官”的先進事跡,樹立大學生“村官”良好形象,搭建“村官”交流思想和工作經驗、了解相關政策信息、為村官解疑答惑的平臺。同時,在培養和發展黨員工作中大力向大學生“村官”傾斜,明確把大學生“村官”作為村級黨組織發展黨員的重點對象,建縣以來,先后培養47名“村官”成為入黨積極分子,32名“村官”被吸收入黨。今年共發展14名大學生“村官”為預備黨員。
為鼓勵和支持大學生“村官”發揮專業特長進行創業,隨縣縣級財政建立了20萬元的大學生“村官”創業扶持基金,支持其在農村創業和發展。2013年,該縣在厲山鎮建設創業一條街,為厲山鎮大學生“村官”提供免費創業基地。全縣先后有6名大學生“村官”參與省“揚帆計劃”,獲得省級扶持資金12萬元。2012屆大學生“村官”姚漪創辦節能環保型水泥制品廠,生產免燒水泥磚,年銷售利潤達25.7萬元。
建縣之初,結合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隨縣為大學生“村官”開設專門崗位,鼓勵有序流動,全縣先后有4名“村官”考入事業單位。同時,隨縣鼓勵大學生“村官”參加“年輕干部成長工程”,3名“村官”通過選拔進入鄉鎮領導班子,2名“村官”通過公選進入縣直部門領導班子。該縣2009屆大學生“村官”王磊,2011年鄉鎮換屆時,通過公開選拔,考取吳山鎮黨委組織委員,今年5月參加了省委組織部面向全省遴選工作人員的選拔考試,成功入圍面試,并且進入考察,雖然最后與省委組織部失之交臂,但是卻因在考試中展示了良好素質,被調入隨州市委組織部試用,短短四年時間,王磊已由一名大學生“村官“進入地市州委組織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