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筆者剛到荷葉鎮新塘村就碰到彭鑫正和幾們村民興奮地交談道:“新塘人不單單的只靠煤炭賺錢養活自己,大家可以換換方式嘛,人腦殼子是活的呀,我們要學會轉型發展,我創辦家庭農場,同樣靠自己的雙手可以發家致富!”據了解,桂陽縣大學生村官彭鑫、劉靜、田雄文、郭旭軍、王海飛、李偉艷等6人,扎根農村,干事創業,紛紛辦起了家庭農場,爭當“農場主”,成為該縣新農村建設的一支生力軍。
現年 25歲的小伙彭鑫,2011年8月選聘到桂陽縣荷葉鎮新塘村任村支書助理,2012年3月任荷葉鎮新塘村黨支部副書記。他積極投身農村,把村民當作自家人,把自己當作村民,很快他在村民的心中就由“外來戶”變成了“本地人”。,為引導村民實現農業轉型,他積極幫助村民爭取上級政策,爭取貸款等各項支持,幫助村民歐陽美文在新塘村新寨自然村興辦了一個總投資60余萬元,種植了果樹20畝,建有一座100 m3 的沼氣池,年出欄800頭土黑豬的生態種植、養殖園,目前他正準備自籌資金20萬元投入到農場的后期建設中。
青海西寧籍大學生劉靜是洋市鎮老屋村主任助理,雖然是女孩子,但是不怕苦不怕累,干勁十足。為了做大做強該村種植業,她不斷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向有經驗的村民請教,現在也算得上個“土專家”了。今年初,邀請幾個鄰村的大學生村官成功創建了桂陽縣首個大學生村官植樹造林示范點。當前,她已經籌集資金30萬元,租賃荒山400畝,種上了竹柳20000株,藥材10000苗,還打算發展林下土雞養殖,進行立方體開發,預計三年后可實現利潤上百萬元。已經當了5年大學生村官荷葉鎮新市村副支書的郭旭軍,與村民合辦了一個種植了中秋酥脆棗100畝、油茶50畝、板粟50畝的農莊,目前長勢良好,今年豐收在望。
自2008年以來,桂陽縣著力搭建平臺,讓大學生村官有所作為,引導他們扎根農村,服務“三農”。該縣定期組織開展技能培訓,近5年來組織大學生村官全員參加了全縣青年干部培訓班、農村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創新社會管理培訓班、創業培訓班、遠程教育操作員培訓班等各類專題培訓班12期,累計培訓大學生村官600余人次。該縣積極提供創業咨詢服務,縣發改局、農業局等職能部門積極為大學生村官提供免費政策咨詢、項目論證等服務,幫助大學生村官領富創業,有8名大學生村官實現了獨立或聯合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