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烏什縣舉行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捐獻血樣采集活動,285名各族干部群眾成為中華骨髓庫的志愿者,也為遠在浙江衢州的身患白血病的大學生村官黃炊增添了新的希望。
因為援疆 衢州烏什人民心連心
2月下旬,央視《新聞聯播》播發了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一鄉鎮大學生村官黃炊患白血病的消息,一時間衢州對口援建地烏什縣無數人的心也被牽動著。2月26日,烏什縣委向全縣各族干部群眾發出“點然生命的希望”骨髓配對志愿行動倡議書。隨后,倡議書不斷出現在天山公益群、烏什黨建群、烏什組工群、等群里,迅速吸引了烏什縣干群的視線,挽救大學生村官黃炊的生命成了衢州對口援建地烏什縣人民的共同行動。
烏什縣的愛心捐獻活動,在新疆激起了廣泛反響,各大媒體紛紛報道,自治區、地區紅十字會積極指導開展獻血活動,在活動現場,很多來自縣內外的志愿者們早早就來到了現場。在現場志愿者的引導下,閱讀造血干細胞捐獻相關知識,填寫《志愿捐獻者登記表》,血樣采集,頒發榮譽證書,整個環節志愿者們都顯得很輕松和愉快。
“我也是一名大學生村官,雖然衢州和烏什縣的距離非常遠,但是為了我們表達我們的一份愛心,我們獻血了,希望黃炊早日康復。”烏什縣烏什鎮的大學生村官瑪利亞·阿布都許庫說。
“傳遞愛心,點亮希望”,不少的志愿者告訴記者,2010年新一輪援疆以來,烏什縣作為浙江衢州的援建縣市,發生了翻天腹地的變化,黃炊的病情也一直牽動著烏什縣各族群眾的心,多一分造血干細胞的捐獻,黃炊就會多一份生的希望,就這樣,全縣1000多名干部群眾報名要為黃炊捐獻造血干細胞。
因為關愛 烏什縣獻血踴躍
從單純為黃炊捐獻到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烏什縣委宣傳部,衢州市柯城區委組織部、宣傳部做了大量引導工作。從滿腔熱血關愛黃炊,到理性自愿成為中華骨髓庫的成員,這既是黃炊家人的心愿,也是中國紅十字會所倡導的人間大愛,據自治區紅十字會領導介紹,非血緣關系的造血干細胞配對相符率只有四百分之一到十萬分一之,但這仍然沒有動搖烏什人民捐獻的積極性。
2月26日,倡議一經發布,烏什縣依麻木鄉黨委委員邱克鵬就第一個報名要求捐獻。今天他也是坐車做了三十多公里第一個來到抽血現場的,邱克鵬表示“就是想著救人,因為我老婆在03年的時候,眼睛出了問題,很多同事朋友都幫了我們家的忙,所以我想我能該做一些的,而且我有這個能力,既然有我就想做好。”
烏什縣人民醫院副院長何章義說“我們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深深知道造血干細胞可以幫助一個人和一個家庭戰勝疾病,對我們自身捐獻者沒什么危害,我希望大家更多的人來積極參加捐獻造血干細胞這個活動”。
因為感動 鐵血戰友“抱團”加入獻髓隊伍
一群身著橄欖綠的解放軍戰士,紛紛挽起衣袖,露出雪白的肌膚,爭先恐后排著隊……4月8號上午,烏什縣廣場壯觀的“戰友挽袖”場面引來眾多不明真相的路人“圍觀”,“啊!原來是排隊抽血?”在明白真相后,圍觀者驚呼。“烏什縣文明辦倡議該團得知浙江省衢州市黃炊的事跡后,戰友們心里一直記掛著她的安危,很想給她捐獻骨髓。衢州對口支援烏什以來,不但給我們部隊捐助了很多辦公用品,去年還投入150萬元改造我們團的供熱管網,戰友們過了第一個暖冬,雖然只是在烏什縣當兵,我們都以做烏什人,說烏什話,辦烏什事為己任,我們有目共睹,兩地人民有感情基礎。”烏什縣團政治處助理員告訴筆者。
據悉,該縣某邊防團的42名戰士“抱團”加入中華骨髓庫新疆分庫,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排隊抽血正是為了采集骨髓捐獻標本。
駐烏什縣69312部隊士兵盧小亮一邊讓醫務人員抽血,一邊微笑著說:“我們部隊官兵聽說黃炊的情況后,都紛紛要求加入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隊伍,不但為了黃炊,還要為全國的白血病患者奉獻一份愛心。”
阿克蘇地區采集血樣實現了零的突破
據自治區紅十字會中華骨髓庫新疆分庫主任劉芳介紹,烏什縣舉行捐獻造血干細胞采集血樣活動,在縣級紅十字會舉辦采集活動在全疆烏什縣是第一家,是一個首例,在阿克蘇地區開展造血干細胞采集血樣活動也是實現了零的突破造血干細胞是一顆生命的種子,通過它的移植可以重建患者正常,健康的造血和免疫功能,從而根治白血病等惡性疾病。建立大容量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全疆每年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在以2000多人次的增加。
烏什縣紅十字會會長米娜瓦爾·阿不都瓦依提介紹,從2月底開始倡議以來,全縣已有1200人報名參加志愿者。為了表達援疆情誼,也為了挽救浙江衢州村官黃炊,縣里有480名各單位干部職工、部隊官兵和基層鄉鎮干部及農民參加了這次捐獻造血樣采集活動。
“烏什縣廣大各族群眾為黃炊捐獻造血干細胞的行動,展現了組織有方、宣傳透徹、效果顯著的特點,是衢州、烏什人民一種真情的交流和具體體現。”自治區紅十字會中華骨髓庫新疆分庫主任劉芳如此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