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記者來到金安區木廠鎮采訪,向遠眺望廣袤的田野里麥苗一派生機。該鎮北三十鋪村吳大莊組家家戶戶盡顯元旦節日前的祥和與溫馨。40多歲村民鮑家全正和他的老婆孫美晾曬一串串迎新年的臘貨,夫妻倆有說有笑,盡顯冬閑時節農家小院的幸福。
“我們家庭今天的和睦幸福生活,主要歸功于‘田秀才’大學生碩士村官謝楊?。 滨U家全不好意思地告訴記者。陪同采訪的村委會主任金永斌在一旁補充道,一段時間鮑家全與孫美因長期分開在異地打工,夫妻倆感情遇到“拐點”。剛剛選派到村里任職的碩士村官謝楊在一次走村串戶中知情后,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扎實的群眾工作,主動與孫美交流,很快化解了夫妻倆的“誤會”。
近年來,木廠鎮為不斷夯實各村黨組織根基,采取多種舉措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對上級選派到該鎮的大學生村官全部放到最艱苦、工作任務最重的行政村工作。據了解,選派到該鎮北三十鋪村但任村黨總支書記助理的大學生村官謝楊,是畢業于蘇州大學社會工作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憑借扎實的理論功底,協助村兩委將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強化農村黨組織建設,全面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充分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蹦緩S鎮黨委書記丁德武說起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時,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力量。據了解,近3年來該鎮先后有10多名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等高學歷人才,扎根農村沃野,發揮聰明才智,在美好鄉村建設、民生服務等方面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該鎮北三十鋪村廟莊組有一戶姓李的家庭,過去婆媳關系有點緊張。村黨總支曾派多名村干部協調也不見成效。后來專門派謝楊去給李家做工作,沒料到沒去兩次一家很快和好。采訪中,金永斌感慨地說:“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根基,這些大學生村官給我們帶來了開展工作的好思路和好方法,為我們黨組織建設增添了新的活力。”
扎根深度決定“成長”高度。“宣講十八大精神,讓大學生村官擔任輔導員,既有理論的高度也有平民語言的實在,使老百姓容易接受。”木廠鎮黨委組織委員馬寶說起這些“田秀才”的作用時,堅起了大拇指并嘖嘖稱贊。馬寶給記者講述了一個事例:在該鎮姜圩村掛任村黨總支第一書記的大學生村官許曉梅,注重發揮“田秀才”的優勢,不僅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而且采取現代信息手段積極加強計生政策、獎扶政策、婚育新風、男女平等有關計生工作的宣傳,使廣大村民樹立了文明進步的新型生育觀念,由過去“要我計劃生育”向如今“我要計劃生育”的轉變,目前該村甩掉了計生工作后進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