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0日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是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這是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和執(zhí)政基礎的迫切需要。鄉(xiāng)村干部是一個大群體,處在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的一線和前沿,他們的初心如何堅守、使命如何踐行,是一個大課題,也是主題教育開展的關鍵,更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基礎。作為鄉(xiāng)村干部,必須守牢初心,從“心”出發(fā),在主題教育中提升黨性修養(yǎng)、提高工作能力、提振精神面貌,更好激發(fā)擔當作為,為決勝脫貧攻堅、全面振興鄉(xiāng)村注入強勁動力。
牢守對黨忠誠的“紅心”。古人云“忠誠之心,人之大德。”做人實不實,關鍵看為人忠不忠。對黨忠誠、永不叛黨是寫在中國共產黨黨員入黨誓詞里的,對黨組織忠誠不忠誠,是黨性強不強的具體表現(xiàn)。鄉(xiāng)村一線干部是黨的忠誠衛(wèi)士,更要講忠誠。當前,我們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新時代面臨許多新問題,這對鄉(xiāng)村干部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基層黨建、脫貧攻堅、環(huán)境整治、糾紛化解……一項項具體工作擺在面前,千頭萬緒,讓人目不暇接。有些干部動搖了,有些干部扛不住壓力了,有些干部干脆撂挑不干了,更有甚者把黨的形象污蔑了,這些都是現(xiàn)實工作中經常出現(xiàn)的。錘煉黨性都是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鍛造的,越是復雜環(huán)境、越在進退兩難之時,越能看出“真身”。鄉(xiāng)村干部在當下主題教育中,必須把與黨中央對標看齊體現(xiàn)在田間地頭的具體工作和實際行動上,始終保持政治本色,堅守為民情懷,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任何困難考驗面前都必須“紅心”向黨。
牢守為民服務的“公心”。“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為公”這個理念是歷史的,更是現(xiàn)實的。要推動鄉(xiāng)村全面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基層戰(zhàn)斗堡壘,培養(yǎng)千千萬萬名優(yōu)秀基層一線干部,“公心”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鄉(xiāng)村干部是人民公仆,這是由我們黨的宗旨決定的。除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沒有其他的“服務對象”。在基層工作過程中,有些干部善于為“特殊群體”開“小灶”,甚至為了給某些人謀私利知法犯法,這導致公平公正的“天平”嚴重失衡,為民服務的“公心”喪失殆盡。也許有人可能會說,這些“特殊群體”不也是人民中的一員嗎?鄉(xiāng)村干部為他們服務一下不也是天經地義嗎?誠然,人民中的“一員”沒問題,服務也需要,這都沒有任何問題。問題出在,“特殊群體”成了為民服務中的“貴賓”,鄉(xiāng)村干部為他們提供了“后門服務”。任何時候,為民服務的“公心”永遠不能丟,否則就失去了“公仆”形象,違背了為民服務這個宗旨,削弱了黨的執(zhí)政根基。
牢守苦干實干的“恒心”。“苦干”、“實干”,是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強調的,實字當頭,以干為先。鄉(xiāng)村干部,身處為民辦事一線,是接觸群眾最近的地方,也是最能干出一番事業(yè)的地方,更應在主題教育中帶好頭、踏實做、埋頭干,以釘釘子精神,一步一個腳印,久久為功,把提高群眾幸福指數作為檢驗初心和踐行使命的試金石,在干中得到組織認可,在干中贏得群眾支持。在現(xiàn)實工作中,有的基層干部做事眉毛胡子一把抓,找不到重點;有的干部拈輕怕重,缺乏實干精神;有的干部干一下松一陣,耐力不足,韌勁不強;有的干部不是自己的事堅決不干,能躲就躲,越遠越好。這些現(xiàn)象屢見不鮮,歸根結底還是在于部分干部缺乏苦干實干精神,沒有抓鐵留痕、踏石留印的韌勁和恒心。歷史實踐證明,任何偉大的事業(yè)、偉大的工程,都始于夢想而成于苦干實干。廣大鄉(xiāng)村一線干部只有多深入田間地頭、多為老百姓干實事、多下狠功用久力,才能結碩果、贏民心,才能讓苦干實干成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現(xiàn)實注腳。
牢守勇于擔當的“決心”。在其位,就要盡其責、站好崗。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干部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廣大鄉(xiāng)村干部在田間地頭,是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的宣傳者和執(zhí)行者,是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實踐者,面對愈來愈多的困難和挑戰(zhàn),面對一個接一個的工作任務,面對群眾越來越高的服務要求,一定要勇于擔當、敢于承擔、樂于分擔。不論困難大小、工作輕重,都要迎難而上,敢于啃硬骨頭,不怕得罪人,主動去解決疑難雜癥,去挑起群眾急需急盼的重擔。吃虧、吃苦不一定是壞事,擔當往往在吃虧中體現(xiàn),作為常常在吃苦中實現(xiàn)。鄉(xiāng)村干部常吃虧、常吃苦,才能有作為、有權威、有人隨。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全面沖刺的關鍵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越是攻堅的艱難困苦時期,鄉(xiāng)村干部越要發(fā)揮能吃苦、善作為、勇?lián)數膬?yōu)良作風,把消除貧困作為使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實現(xiàn)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牢守慎權守廉的“清心”。作為農村各項工作的組織者和推動者,鄉(xiāng)村干部是否慎權守廉,關系著黨在農村的執(zhí)政基礎,關系著干群關系和基層干部的形象。當前,少數鄉(xiāng)村干部在用權、守廉、履職上的種種問題,不僅敗壞黨風,影響黨威,而且還嚴重威脅基層和諧穩(wěn)定的大局。廣大農村各種利益紛爭,充滿了諸多誘惑,很多鄉(xiāng)村干部很容易放松了對自己的管理,放松了對黨的信仰,忘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最終走上了不歸之路,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因此,作為鄉(xiāng)村干部務必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在大是大非面前、利益分配面前、物欲誘惑面前,一定要保持政治定力,處理好個人私欲與黨性原則的關系,算清楚“政治賬”“利益賬”“良心賬”,做到忠于信仰不動搖、守住法紀不越軌、抵御誘惑不動心,自覺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守得住“初心”、踐行好“使命”。
來源:鄉(xiāng)村干部報網
作者:王鋒